華亞科技園區|華亞科技園區在哪?有哪些產業?華亞科土地開發?

近期因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嫌在華亞科擴大案中收受賄絡,媒體版面充斥著大量關於華亞科擴大案的爭議,華亞科技園區也逐漸進入了大眾視野。撇除擴大案中的瑕疵,華亞科技園區其實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據點,其優異的地理位置以及產業群聚的效應,吸引了國內外高科技廠商進駐,也帶動了林口龜山地區的經濟活動,究竟華亞科技園區是如何達成今日規模?這次擴大開發案的爭點為何?就讓筆者從都市計畫的角度帶大家一起認識吧!
💡編按:先前傳出在華亞科案中收受賄絡的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在 2024 年 7 月 11 日被裁定收押禁見,歷經 47 天後在 8 月 27 日晚間開移審庭審理,並在 8 月 28 日凌晨裁定以新台幣 2,800 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以及出境出海 8 個月!
究竟這傳得沸沸揚揚的「華亞科案」到底發生什麼事?爭點為何?「 華亞科 」在哪裡?快跟著房感一起看下去吧!
華亞科技園區
「 華亞科技園區 」最早在民國 83 年由南亞塑膠工業公司申請開發,是全台第一宗由民間企業自行開發的乙種工業區,華亞科技園區健全的基礎設施及周遭完整的生活機能圈成為園區發展最大的優勢,吸引國內外高科技廠商進駐及成立亞太地區企業總部。華亞科技園區除了有高科技產業進駐之外,也提供服務業、塑膠製造及運輸業,如神達、廣達、友達、中環等等廠商進駐,目前一共有 108 家廠商進駐在華亞科技園區內,提供了 20,000 個就業機會,在產業聚集效應下,園區仍有持續發展的空間及潛力,是台灣科技業與工業重要的發展據點之一。
華亞科技園區位置
華亞科技園區位在桃園市龜山區,介於新北市與桃園市之間,園區總面積 158 公頃。華亞科周遭的重要設施包括了林口長庚醫院、MITSUI OUTLET PARK 林口、機場捷運線以及多所大專院校,提供園區附近的居民及員工優異的生活空間。除此之外,華亞科技園區也鄰近主要的交通幹線,透過園區北側的國道一號下交流道後便能快速抵達華亞科園區,機場捷運以及客運系統皆在園區周圍佈有站點,這讓華亞科技園區內外的交通連結十分便利。
💡延伸閱讀>>>
華亞科技園區園區計畫
華亞科技園區又名「 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 」,是由林口特定區計畫所擬出的細部計畫,在我們認識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細部計畫(簡稱「 華亞科技園區計畫 」)以前,先來了解整個林口特定區計畫的發展吧!
林口特定區計畫
「 林口特定區計畫 」於民國 59 年由前行政院經建會所擬定,起初選擇林口作為特定區開發,是看中了林口台地與台北市相鄰且整體規模足夠,因此打算快速籌劃開發來減輕台北市的人口壓力。而在台灣經濟快速成長下,完善的公路系統及機場捷運線都使林口地區有更便捷的交通條件,除了吸引了國內外企業的進駐投資,新市鎮型態的規劃也讓居住人口提升,有效緩解了北市的人口壓力,同時帶動區域經濟。
由於林口特定區計畫規模龐大,範圍跨越了新北市與桃園市共 8 個行政轄區,計畫面積達18,480.38 公頃,所以在計畫執行時透過「分期分區」的方式進行。並將各重要計畫地區擬定了細部計畫,讓重要計畫地區有更明確及實質的發展方向,範圍包括了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周邊、桃園機場捷運A7站周邊、科技業與工業帶動的產業園區等等。在完善的都市規劃開發下,林口特定區計畫形成了相當的規模,是台灣新市鎮規劃的重要指標。
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細部計畫
「 林口特定區計畫( 工五工業區 )細部計畫 」是林口特定區計畫在民國 75 年第一次通盤檢討時被劃設,並在民國 78 年發布實施,計畫主要由民間企業自行投資開發,主要範圍為華亞科技園區的 158 公頃加上東側農業區 9 公頃的土地,土地使用上以乙種工業區與產業專用區為大宗,佔了計畫面積的五成,並且有近四成的公共設施用地提供公設服務。
這項計畫為了培植新興產業及配合地方發展產業專用區,逐步調整工五工業區內部分的土地使用分區。並將引入產業類別分為核心產業、次核心產業、支援性產業等三大類別,以建立多元產業園區。
- 核心產業:生技產業、綠建築產業、綠能產業、資訊產業、自動化產業、精密機械產業、智慧型機器人產業、通訊產業、研發創新產業、企業營運總部及其關係企業。
- 次核心產業:國際物流配銷產業、人才培訓產業、外國駐臺經貿科技商務中心、工商服務及展覽產業、媒體視訊傳播產業。
- 支援性產業:公務機關、法人機構、醫療保健服務業、社會福利設施、公共事業設施、日常用品零售業、服務業、倉儲批發業、運輸服務業。
有了華亞科技園區的劃設後,大量廠商開始進駐,並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在科技業日益興盛的台灣,華亞科結合了周遭工業區的發展而有了相當的產業規模。不過在國際局勢動盪、台商大量回流的時空背景以及技術研發生產進步的條件之下,優良的產業用地終將面臨土地使用飽和的問題,為了解決產業用地不足,政府也開始思考將工五工業區擴大的可能性。
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
變更暨擴大林口特定區(工五工業區)細部計畫
近年在中央政策的引導下,「 亞洲矽谷計畫 」成為桃園市核心的國家級大型產業計畫,透過創新創業驅動經濟成長,以物聯網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在整體產業環境政策的驅動下,重新檢視現況產業園區、工業區的發展,而華亞科技園區為了響應國家發展高科技產業政策也提出了擴建需求。
擴大地區為現工五工業區東側的農業區約 50 公頃的土地,鄰近機場捷運 A7 站;北側及東側為機場捷運 A7 站土地開發區,西側為工五工業區,使用現況為第三公墓及私墓,且基地形狀不整並不適合從事大面積農作生產活動,土地權屬現況中則有 97% 屬於私有土地,包括了私地主及樂善寺等等。
華亞科技園區擴張之後,首先解決了工業區發展飽和、無足夠閒置用地可以發展的困境,以原計畫範圍東側進行擴張也符合產業擴編近便性原則,使擴張範圍能銜接良好的資源。未來華亞科也將增加 32.93 公頃的產業使用土地,年產值提升約 485.4 億元,並提供 3,366 個就業機會,透過產業群聚效應,強化產業間的水平與垂直連結、加速產業創新,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優勢。
華亞科技園區進駐廠商
華亞科技園區內目前主要提供國內外高科技廠商進駐,以增進生產、研發及管理等多元化功能,而高密度的產業聚集也讓華亞科園區內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網絡,對於產業創新和永續發展有相當大的幫助。華亞科技園區目前進駐廠商有 108 家,員工人數約為 25,000 人,其中包括了神達、友達、廣達、美光等知名高科技公司。
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MITAC INTRNATIONAL CORP.)主要提供智能技術與服務以及後勤支援與管理,推動智慧大樓達到各公司的營運效能最佳化!除此之外,神達電腦在華亞科技園區的據點也包括了他們的相關團隊,神達數位和神雲科技。華亞科技園區作為神達的主要據點,除了筆記型電腦的研發生產,也積極投入智慧服務、智慧環控、智慧工業4.0 等等面向。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AUO)是全球顯示技術市場的領先者,除了有面板顯示器為主要產品外,友達光電在教育、衛生保健、工業智能等領域也有投入,使生活結合智慧科技。友達在華亞科技園區的廠主要負責 LCD 液晶顯示器及其他顯示技術的研發和生產,提供重要的研發能量及就業機會。
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是一家專注於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和雲端計算解決方案的公司,這些服務應用在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等產品。廣達有最先進的設備並且結合智慧科技部段創新,與華亞科技園區中的相關產業公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便於供應鏈管理和技術交流。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是一家跨國半導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愛達荷州,主要從事記憶體和儲存解決方案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美光科技的產品包括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閃存和固態硬碟(SSD)。美光在華亞科技園區主要研發與生產 12 吋晶圓,並廣泛應用於電腦、伺服器、手機等設備。
華亞科技園區交通機能
前面提到了華亞科技園區的地理位置,那究竟華亞科實際的交通機能有多便利,讓我們透過不同的交通運具一起來看看吧!
機場捷運
如果要搭乘機場捷運(圖中紫色路線)前往華亞科技園區的話,可以在機場捷運A7站下車,循著文化一路(長庚醫院的方向)直行,再左轉華亞三路即可進入華亞科技園區!另外也可以從機場捷運A8站下車,接著在沿著文化一路(體育大學的方向)直行,右轉復興三路至文化二路口便可進入華亞科園區。
鐵路交通
如果是選擇搭乘火車(圖中藍色路線)前往華亞科技園區的話,搭乘火車到桃園車站後可轉乘桃園客運或汎航通運巴士至【林口長庚醫院】,再循著文化二路直行,過了復興三路後就會抵達華亞科技園園區。
💡延伸閱讀>>>桃園鐵路地下化|桃園鐵路地下化站點?效益?桃園鐵路地下化爭議!
台灣高鐵
近年來台灣民眾越來越仰賴便利的高鐵,如果欲搭乘高鐵(圖中藍色路線)前往華亞科的話,可以在桃園青埔站下車,轉乘高鐵快捷公車至【桃客總站】下車,並轉乘桃園客運或汎航通運巴士至【林口長庚醫院】下車,在依循文化二路直行,通過復興三路後進入華亞科技園區。
💡延伸閱讀>>>青埔買房指南|青埔機能?青埔建案?誠品進駐青埔特區!
公路交通
如果是從外地搭乘客運(圖中藍色路線)前往華亞科園區,可以搭乘國光客運、統聯客運、桃園客運、三重客運、汎航客運至【林口長庚醫院】 下車,再沿著文化二路直行,過復興三路後即可抵達華亞科技園區。
自行開車
其實透過自行開車前往華亞科也是很方便的選擇,不管是北上或南下前往華亞科技園區,透過國道一號高速公路在林口交流道匯出,直行到文化二路右轉,再沿著文化二路直行,過復興三路後便可抵達華亞科技園區。
💡延伸閱讀>>>國道懶人包|國道是什麼?國道有幾條?國道未來發展!
華亞科土地開發案發生什麼事?
日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因涉嫌在擔任桃園市長期間,於「 華亞科技園區土地擴大案 」中收受賄賂,遭桃園地檢署聲押,引發政壇譁然!華亞科擴大案也開始進入了大眾視野。此案件的背景是關於「 華亞科擴大案 」獲得了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後,開始辦理都市計畫區段徵收案。而在計畫周圍另有一筆 9.5 公頃農業區土地,是由一位退休的台塑集團高管及多位地主組成的重劃會,向桃園市政府提出申請自辦重劃的。不過因為該筆土地為農業用地,依法無法納入「 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 」區段徵收。但是為了使此重劃案能順利推動,地主們籌近千萬元透過廖姓男子託交給鄭文燦,而該案雖然在桃園市政府開會審議後通過,但送到內政部後仍遭退回。
而本案最大的爭議在於這塊 9.5 公頃農地的發展,地主打算透過自辦重劃方式進行開發,勢必也是看中土地在未來的良好前景,所帶來的地價成長與土地變更後的利益。我們也能進一步去思考農地若成功變更為產業用地,可能帶來的影響與問題。
地價提升
首先,農地和產業用地在使用開發上有非常大的差異,如果這筆 9.5 公頃的農地能成功變更使用並劃入華亞科技園區案中,華亞科將形成更龐大的產業規模!而該筆土地除了能夠銜接華亞科既有的優勢吸引國內外產業進駐之外,華亞科園區周遭已成形的優質生活圈也將直接影響土地價值!而透過市地重劃的手段進行土地重劃,原地主也能拿回更高比例的土地,同時獲得相當可觀的利潤。
環境影響
再者,雖然這筆農地變更案在內政部被擋了下來,我們仍可以思考農地為何未被納入「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區段徵收案中。土地的大規模開發容易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都市中的農業土地雖不見得以大範圍農作為目的,但在維護水土資源及生態平衡上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上平衡,也是我們在討論土地開發上重要的一環,以確保未來的發展是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平衡體現。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2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