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成本如何解決?污染都是工廠的錯?政府沒管他們就是無能的政府?

articleBanner
時事議題
外部成本如何解決?污染都是工廠的錯?政府沒管他們就是無能的政府?
最新更新時間: 2024/7/29
作者
文章來源
房感知識庫
文章段落

上次筆者幫大家整理了幾個有關外部性的特質,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民眾對於外部性的認知!許多人直觀認為,當外部成本發生時,錯誤都是來自於外部成本的製造者,而政府應該要跳出來懲罰這些人,阻止他們繼續產生外部成本影響其他人。其實這邊點出了兩個概念:1. 外部成本都是製造者的錯。2. 政府應該規範外部性的製造者。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個概念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生活中有沒有相關的例子?這些概念到底合不合理?跟著筆者一起來探究吧!

一起來複習什麼是外部性>>>請點我

政府應該規範外部性製造者?

「 政府是否規範外部性製造者 」的想法可追溯於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庇古(Arthur Cecil Pigou)在 1920 年出版的《 福利經濟學 》一書。庇古認為僅憑市場是無法得到最適的產出以達到最大化效益,因為人們只會注重私人利益而忽略公共利益。因此,在外部成本方面,工廠會盡其所能的生產以賺得盆滿缽滿,這會導致過多的污染(外部成本)嚴重損害環境;而在外部效益方面,則會太少人願意為社會付出,因此善行(外部效益)嚴重不足。

在這種情形下,庇古認為需要「 政府的干預 」,政府須為了公共利益去管制污染(外部成本製造者)的行為。因此牧場養的牛如果闖入隔壁的麥田,造成農夫農作物損失,牧場主人有錯;工廠排放黑煙,害周邊居民空氣品質變差,工廠老闆有錯;直播主晚上大聲做效果,影響鄰居大媽的安寧,直播主有錯。庇古認為政府應該管制這些外部成本製造者,避免他們損害公共利益。

什麼是外部成本內部化?皮古稅又是什麼?

不過政府應該如何管制外部成本製造者呢?其實政府管制的手段有很多種,包含直接規定、課稅、補貼…等手段,而其中又以「 古稅(庇古稅、Pigouvian tax) 」最為著名。「 皮古稅 」是指當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外部成本時,政府就會依外部成本的多寡對工廠課稅,使工廠在生產時能夠考量外部成本,避免過度生產,這就是所謂的「 外部成本內部化 」。相反地,當工廠的設置可以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先進的科技等外部效益,政府便應補貼工廠,鼓勵它在當地設立工廠,就像近年來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向台積電遞出橄欖枝。

現代皮古稅案例:碳稅

最著名的庇古稅( 皮古稅 )案例就是「 碳稅 」。由於工廠使用化石燃料,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氣體增加,引發氣候變遷。因此,各國政府導入「 碳稅機制 」,針對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課稅,因此工廠在生產的過程中便會考量此項成本,進而有動力將產量降低至最適產出,或是使用更先進且更環保的設備,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達成公共利益。

💡延伸閱讀>>>淨零碳排|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淨零碳排是什麼?新建物裝太陽能板?

千錯萬錯都是製造者的錯?

其實從庇古的論述中不難看出,庇古認為外部成本的責任都在外部性製造者身上,因此政府應該要管制牧場主人、工廠老闆、直播主的行為,避免其製造外部成本,或是要求其補償受外部成本困擾的受害者,使受害者得以保有麥子、乾淨的空氣、以及睡覺的安寧。這樣的論述簡單明瞭,重點就是兩個,一是外部成本是製造者的錯,二是政府應管制這些製造者。這套論述被社會大眾廣為接受,然而這套論述也忽略了幾件事情:1. 外部性的交互性質。2. 政府管制也耗費成本

💡延伸閱讀>>>外部性是什麼?外部成本、外部效益?噪音、空污、廢水都是外部性?

忽略外部性的交互性質

上篇文章提過交互性質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不禁止工廠生產,周邊居民會繼續受污染困擾因此受害。但如果禁止工廠生產,雖然周邊居民可以免受污染困擾因此受益,但是工廠無法再賺錢養家活口因此受害,不論怎麼做都會有一方受到影響。換言之,當工廠產生污染影響周邊居民,這對居民而言是外部成本;而當居民要求工廠還他乾淨的空氣,這個行為對工廠而言也是外部成本,因為他不能再繼續賺錢。

如果按照庇古的說法,外部成本都是外部性製造者的錯,那是否工廠老闆也可以主張居民的行為影響到工廠營運呢?是否直播主也可以說鄰居大媽的行為影響到他工作呢?很明顯,在這些事件中確實可以觀察到外部性的存在,但是究竟誰是受害者、誰是加害者是無法藉由庇古的論述進行判斷的。

💡延伸閱讀>>>嫌惡設施是什麼?嫌惡設施種類?迎毗設施是什麼?房價會被影響?

外部成本經典案例:冶煉廠與隔壁鄰居(Helens Smelting Co. v. Tipping)

讓我們來看個經典案例,這案例發生在 1865 年英格蘭西北部的蘭開夏郡(Lancashire)。被告是當地經營多年的冶煉廠,原告則是隔壁剛搬來不久的鄰居,鄰居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原因是冶煉廠產生的煙霧對他的花園造成損害,並影響了他的使用、享受和土地的價值。然而冶煉廠則主張三點證明其有經營的權利,1. 冶煉廠早在原告搬來前就在當地生產、2. 當地主要是工業區、3. 冶煉廠的運作沒有過失。儘管冶煉廠提出多個說法,但最終法院判決鄰居勝訴,冶煉廠違反了不得干擾鄰居的義務,而這個案例引起後續諸多討論,許多學者對這個結果以及法院的判決理由持不同意見,各位讀者又是怎麼想的呢?

💡延伸閱讀>>>工業宅是什麼?工業住宅超便宜可以買嗎?合法嗎?會被拆除嗎?

外部性由政府管制也會耗費成本

庇古的另個重點是政府應管制外部性製造者,但是如果政府管制要花很多錢、投入許多資源,那還應該要管制他們嗎?其實政府在進行管制時,會有一系列措施,包含找尋製造者、衡量製造者產生的外部成本大小、規範製造者不得產生外部成本、監督製造者依規範行事不再產生外部成本…等等。如果某個外部成本本身影響不大,而政府管制又需耗費諸多程序與成本,那政府是否還是得管制該外部成本呢?如果投入的資源遠大於外部成本的減少,這樣是否還是值得呢?很明顯,大家都明白殺雞焉用牛刀的道理,所以是不是任何外部成本都應由政府管制呢,筆者認為不見得。

突然想到,高三大考前的英文課,班上有同學在老師富有磁性的聲音中熟睡,正巧當老師想點人問問題時,點到的正是熟睡中的同學,其他同學好心想將他叫醒,但老師說「沒關係,讓他睡吧,讓他安詳的睡吧。」看來英文老師也深諳這個道理,比起那位同學課堂中睡覺產生的些微外部成本(影響上課風氣之類的),暫停課程、叫醒那位同學、監督他有沒有繼續「度估」等行為所付出的成本更大。

外部成本如何解決?

在新聞上常會看到,受外部成本影響的人們會大聲擾攘自己受害,或宣稱自己有不受影響的權利,將所有錯誤推給外部性製造者,並且要求政府應出面禁止他們繼續製造外部成本,這些想法可追溯到經濟學家庇古在 1920 年的論述,而他的想法也深深影響當今社會。

然而這些想法卻忽略了外部性的交互性質,過早的判斷加害者與被害者;也忽略了政府管制需要耗費成本,直接認定政府是最好的解方。本文嘗試剖析大眾對於外部性的看法,並尋求理論依據,然而可以發現這套論述存在一些盲點,因此本文將受忽略的要素點出,希望供讀者思考。

【房感重點整理】

  1. 人們對於噪音、污染等外部成本的看法可追溯於經濟學家庇古。
  2. 外部成本都是製造者的錯,這忽略外部性的交互性質。
  3. 政府應跳出來管制任何外部性製造者,這忽略政府管制也需耗費成本。

【延伸閱讀】

週餘
2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2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

免費加入房感會員

本網站所提供之交易資訊來源皆為「內政部實價登錄」,房價資訊均已排除特殊交易及極端值。本網站對資訊之正確性與即時性不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投資之意。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進行的後續交易,若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相關風險。

房感不動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5號3樓

房感不動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5號3樓

©HouseFeel.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lineinstagram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