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警報是什麼?地震警報多大才會響?地震包要裝什麼?地震速報app推薦!
大家都有收過「 國家級地震警報 」嗎?筆者常常都不是被地震嚇到,而是先被警報聲嚇掉膽子的,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有類似的體驗吧!尤其最近花東地區強震不斷,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的,也有很多人開始抱怨自己感受到明顯搖晃但都沒收到警報!
究竟為什麼地震規模那麼大,有些地區有收到警報了,我卻遲遲沒有收到消息呢?究竟國家級地震警報到底是什麼?地震警報的重要程度有多高?地震包裡面到底要裝什麼東西?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一起來解惑「 國家級警報 」相關資訊吧!
💡編按:國家級地震警報將調整地震警告條件!未來會修改為針對「預估」地震規模 6.5 以上並且縣市地區「預估」震度達 3 級以上的地區發布國家級警報,希望能夠提升警報覆蓋的範圍以提升預警的準確性!
2024/9/20(五)為國家防災日,當天 9:21 將發放「 國家級警報 」訊息,要自請讀者們收到警報時莫急莫慌莫害怕!
究竟「 國家級警報 」到底什麼時候會響起?如果擔心被警報嚇到可以關掉嗎?一起和筆者到內文詳細了解吧!
國家級警報系統
災防告警系統 PWS
在深入了解國家級警報之前,首先先帶大家認識國家級地震警報背後運作的災害防治警告系統!
「 災防告警系統 」,全稱是「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 Public Warning System,PWS )」。是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 )在 2016 年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NCDR )、中央氣象局( CWB )等單位共同合作研發,利用「 細胞廣播技術 」,在短時間內經由 4G 業者的行動寬頻系統,大量並且即時地傳送防災警示訊息到民眾手機的即時通知系統,包含地震速報、土石流警戒、公路封閉以及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的警示訊息等等。
PWS警報種類
PWS系統的警報可以分成國家級警報、緊急警報、警訊通知以及每月測試用訊息等四個種類,這四個種類差在哪?筆者用表格幫你整理好了:
警報種類 | 說明 | 手機收設定 | 舉例 |
國家級警報 Presidential Alert |
民眾有可能立即受危害的相關警訊 | 預設接收 不可關閉 |
・地震速報 ・空襲警報 ・飛彈空襲警報 (飛彈落地) |
緊急警報 Emergency Alert |
適用於例如災害防救業務有關機關的疏散避難警報 | 預設接收 可關閉 |
・飛彈空襲警報 (飛彈落海) ・工業火災 ・疏散避難 |
警訊通知 Alert Message |
適用較無急迫性,但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之警訊 | 預設接收 可關閉 |
・大雷雨即時訊息 ・公路封閉警戒 ・萬安演習空襲警報 |
每月測試用訊息 Required Monthly Test |
適用於測試災防告警系統 | 預設關閉 可開啟 |
資料來源:災防告警服務專區、維基百科,筆者彙整
國家級警報訊息
地震多大才會收到國家級警報?
總結來說,沿用 PWS 災防告警系統以及地震波運動的理念,國家級地震警報就是當中央氣象局偵測到臺灣或是周圍海域,發生「地震規模達到 5 以上的地震,並且預估至少有其中一個縣市政府所在地區的地震震度達 5 級以上」的地震時,就會針對震度 4 級以上的所有地區發送地震警報訊息,提醒民眾加以防範。
不過在 2024 年 9 月之後,地震告警訊息的發布條件,會修改為「預估」地震規模 6.5 以上並且縣市地區「預估」震度達 3 級以上的地區,希望能夠提升警報覆蓋的範圍以提升預警的準確性!
為什麼發生強震卻收不到地震警報?
看到這邊,相信大家對 PWS系統的功用,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了吧?不過,有些人經常會說自己是「 國家級邊緣人 」,表示自己明明有在廣播接收區域內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尤其在這次 2022/9/18 花東兩次皆達規模 6 以上的強震,在台北感受到劇烈搖晃,但手機竟然還是默默無聲?究竟是為什麼?
首先,筆者先向大家說明這次 2022/9/18 花東強震,為什麼明明全台有感搖晃,有些地區卻沒收到警報的原因。以台北來說,雖然筆者自己在咖啡廳被地震晃到暈頭轉向,但因為台北市在這次的強震中,被評估的震度等級只有 「 3 級 」,所以根據警報訊息的規定,因為所在區域震度未達標準,所以就不會發出國家級警報喔!
💡「當發生地震規模達到 5 以上,並且預估至少有其中一個縣市政府所在地區的地震震度達 5 級以上」的地震時,就會針對震度 4 級以上的所有地區發送地震警報訊息。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在接收區域內,震度也符合上述規定,但還是沒有收到警報,筆者幫你列出以下幾個原因:
- 「手機網路非 4G」 or 「警報訊息發送時,手機正使用 3G 網路」
- 「自行將警訊通知、緊急警報、每月測試訊息全部設定關閉」
- 「手機型號較特殊而沒有開啟預設自動通知」
- 「手機型號不支援 PWS 相關服務」
- 「手機開啟飛航模式」
- 「警報訊息發送時,正在語音通話」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具備 PWS 的功能,可以上 NCC 官網的「災防告警服務專區」查詢,確認自己的手機有沒有在符合接收功能的名單中。
地震結束才收到國家級警報?
根據統計,2014 - 2018 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總共對 314 個地震發布強震即時警報,而這些強震即時警報平均在地震發生後 17.3 秒後才會對外發布警訊。民眾們常常在討論,為什麼每次都是地震後才收到國家級警報?這樣根本沒有預警的時間及空間,從數據上來看確實也有點差強人意。
不過!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在 2022 年 3 月 23 日凌晨 1 點多發生一個全台有感且餘震不斷的大地震?那次地震發生在花蓮近海,規模到達 6.6 ,最大震度為台東 6弱級,幾乎全台有感,不少民眾都在睡夢中被強烈搖醒,持續不斷的餘震更使人整晚人心惶惶!
最特別的是!在這次地震發生前,有部分地區的民眾其實還沒感受到地震反而是先被國家級地震警報嚇醒的!
為什麼地震還沒到,國家級警報就有辦法先提醒呢?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表示,這次地震警報發出去的時間為 12 秒,民眾從收到警報到 S波傳到有將近 15 秒的預警時間,再加上震央位於花蓮,所以才讓距離震央較遠的台灣西半部民眾有相對較充足的預警時間才感受到後來較具破壞性的 S波!
從上面可以了解到雖然災害預警系統仍有其使用上以及一些技術上的限制及缺點,但在不斷程序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國家級警報的重要性仍然相當龐大!!!
國家級警報聲
大家是不是也跟筆者一樣,有經歷過地震還沒到,就先被國家級警報聲音嚇醒的體驗?或是上班上課到一半,突然被一陣刺耳的國家級警報聲打破沈默的經驗?中央氣象局表示,這樣刺耳又嚇人的聲音,是「精心設計」過的!究竟為什麼國家級警報的聲音要這樣設計呢?讓筆者帶你來了解一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第三代行動通信終端設備技術規範》中,已經對於國家級警報聲有非常詳細、不得更改的硬性規定,包含警報的特殊音頻與播放間隔時間等。
- 特殊音頻:是由基頻 853 Hz 及 960 Hz 混音而成,當這兩個頻率的聲音同時播放時,會讓人感到極度不舒服,以此達到示警的效果。
- 播放間隔:第一段聲響是播放 2 秒聲響一次,然後播放 1 秒聲響兩次,間隔 0.5 秒後再重複播放一次,總共有兩段聲響,總時長是 10.5 秒。
💡忘記國家級警報的聲音了嗎?點這裡可以幫你複習喔!>>> 我想聽
(影片來源:RedVideo youtube)
國家級警報可以關掉?
如果想關閉或是開啟自己手機的國家級警報消息,可以到手機>設定>通知>(滑到最下面)>會出現「 警訊通知 」、「 緊急警報 」、「 每月測試訊息 」三個選項,自行選擇要開啟或是關閉就好囉!
國家級警報:如何產生地震速報?
強震即時警報
「 強震即時警報(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EEW )」,又可稱為「 地震速報 」,是透過計算區域內地震波的傳遞速度差異計算,在地震發生後透過 PWS系統發出的即時通報!
現行的偵測科技可以搶先偵測到「微小的 P波」,然後馬上透過簡訊或文字廣播的方式,警示民眾後續可能接踵而至的地震資訊。同時,透過過往的地震數據,推估即將接續而來且較具破壞性的 S波可能的震度及到達時間,透過提早發佈警報爭取數秒到數十秒的預警時間,藉此降低地震帶來的災害,這就是「 強震即時警報 」的概念。
地震速報流程
從下圖中,可以發現中央氣象局的觀測站在我國東西南北四方,甚至是離島地區也都有設置,這樣密集的設置也是為了更精確地掌握地震的動態狀況!
地震速報的流程,是當這些隸屬於中央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觀測到地震發生時,如果判定為達到一定規模的有感地震,就會立即啟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做出初步的地震報告後通過系統迅速發布(包含:地震發生時間、震央位置、地震深度、地震規模、各地震度等),接著等到正式的地震報告出爐,就會經由氣象局及各大媒介傳遞消息出去!
地震那麼大,我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
2024 年 4 月 3 日一早 7:58 發生芮氏規模 7.2 的全台有感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 公里處,最大震度在花蓮縣和平達 6 強,而雙北市也達 5 弱的等級!但卻有不少民眾紛紛抱怨雙北市此次的震度如此大,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對此中央氣象署說明,當時因為「 預估震度偏低 」,與實際的震度有落差,所以沒有發布國家級警報,並表示會持續檢討改進,以維護民眾安全。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FB
地震速報 app
如果你的手機或是網路沒辦法應用 PWS 警示系統,筆者在這邊幫你彙整了幾個可以額外下載使用的「 地震速報App 」,下載之後就同樣可以收到地震相關的警示訊息囉!
中央氣象局E-地震測報
「 中央氣象局E 」 是由中央氣象局地震偵測中心推出的官方APP,查詢功能包含:強震即時警報、顯著有感地震報告查詢、最新海嘯資訊、全球大地震以及太平洋海嘯等相關資訊。
KNY台灣天氣.地震速報
「 KNY台灣天氣 」這款app結合了各種台灣氣候資訊,能夠即時提供氣溫、雨量、空氣品質、紫外線指數、濕度、天氣預報(每時/每週)以及颱風停課停班資訊等都有提供。除此之外, KNY 最特別的是,有提供一個倒數計時的地震速報功能,在地震來臨前至多數十秒,會發出倒數計時的預警,讓民眾可以獲得更寬裕的逃生時間,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目前僅提供 Android 用戶下載。
地牛Wake Up
除了手機版的地震速報app ,電腦版也有專屬的地震測報app 唷!那就是網友們大推的「 地牛Wake Up! 」,這款 app 是由個人工程師開發,提供一般民眾下載使用( Android / OS 皆可)。
地牛Wake Up 在接收到強震即時警報後,會顯示所在地的地震波到達剩餘時間、預估震度、震央位置、氣象局地震報告等資訊,也會播放語音協助倒數,還可以「重現」剛剛地震發生的震波到達情形。此外,這款地牛Wake Up app 除了可以自行設定所在區域、預設通知震度(震度達到幾級以上才要通知你),甚至連通知音效都可以自行選定,可以說是相當客製化的一款 app ,尤其對於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來說,透過電腦可以接受地震速報通知也相當方便!
EEW地震速報
「 EEW地震速報 」系統當初是為了因應校園地震減災理念而設立,後來才擴大規模成立行動裝置 app,EEW 和 KNY 一樣,會在接收到地震後立即通知地震規模和震波剩餘抵達時間,協助民眾掌握黃金逃生時間。
地震訊息 Lite
「 地震訊息Lite 」整合了台灣、日本、美國、歐洲等 22 個國家的地震偵測中心數據,提供國內外地震的最新相關資訊。缺點是這款 app 資訊更新並非即時,建議可以只作為觀察國內外地震狀況的輔助工具就好喔!
台灣地震速報 APP
由高中生所開發的「 台灣地震速報 」APP 介面清楚,並且可以選擇自己所在的縣市來開啟地震通知。除此之外,地震速報 APP 還可以紀錄過去的測報歷史紀錄,供使用者參考每次地震的規模大小等資訊,在 2024 年的 403大地震後一度躍上天氣類 APP 榜首,甚至一度用戶爆增導致系統癱瘓!
國家級地震警報偵測的地震波
看完國家級警報的介紹&運作流程,你一定很好奇,這個系統是接收到了什麼資訊,才可以用這樣的模式發出緊急通知的吧?以地震警報來說,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地震波( Seismic Wave ),包含表面波、 P波及 S波,每個波對於地球的影響都不一樣,所以讓我們先從認識這些地震波開始,再來觀察地震波和地震測報間的關係。
P波( Primary / Pressure Wave )
- P 代表「主要( Primary )」或「壓縮( Pressure )」。
- P波的傳播來自於在傳播方向上施加壓力,以「縱波」的方式前進,因為地球內部幾乎不可壓縮的特性,使 P波很容易通過介質(媒介)傳遞能量,所以震動速度是三種波裡最快的。
- P波傳遞速度約每秒 6 ~ 7 公里,傳遞速度較快但破壞力較弱。
S波( Secondary / Shear Wave )
- S 代表「次要( Secondary )」或「剪力( Shear )」。
- S波是上下或左右方向震動、以「橫波」的方式前進。 S波的波速雖然較慢,但是振幅較大。當地震波從地底來到地表時, S波的震動方向較容易水平拉扯建築物,由於一般建築水平耐震能力較弱(建築物是垂直聳立的),所以 S波經常成為地震災害的主因。
- S波傳遞速度約每秒 3 ~ 4 公里,傳遞速度較慢但破壞力較強。
表面波( Surface Wave )
- 在 P波及 S波相繼到達測站後,最後到達的波就是表面波,也就是說表面波其實是受到 P波及 S波影響而產生的波。
- 表面波只沿著地球表面傳遞,能量只分布於表層而不深入內部,但有時候表面波帶來的災害程度也相當大(因為包含了較多水平面像且週期較長的能量,所以對建築物結構影響較大)。
地震保命三原則
地震發生無法避免,除了透過預報及速報應對地震的發生,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尤其是頸部以上的身體部位。這時可以參考內政部消防署公告的地震最佳避難步驟 —「趴下( drop )、掩護( cover )、穩住( hold on )」!
簡單來說就是採取低姿勢趴下進入桌子下或是躲在穩固梁柱旁的牆角,一手護住頭頸,並以桌面或其他防護用品保護頭頸及整個身體,以避免受到掉落物砸傷,同時要緊抓桌腳或是牆角穩住全身。
- 若是在「戶外」或「沒有桌子」可以使用的地方:記得應先以保護「頭部和頸部」為優先,盡速尋找可以提供掩護的地方,同時須時刻注意周遭環境是否有倒塌或墜落的物品。
- 若是在「公車、汽車等移動中的機具」上:務必抓緊扶手穩住身體、慢慢將車子停至路邊,避免因為緊急煞車忽然停住,如果因而跌倒或是遭到後方人員推擠踩踏受傷,都會造成另一種危害。
地震包要裝什麼?
除了掌握保命三步驟,在最近地震頻頻的時期,建議大家也要隨時準備好「 緊急避難包 ( aka 地震包 )」,當建築物嚴重毀損或是有傾倒等疑慮時,就可以緊急帶著自己的地震包立即撤離建築物,以及時遠離災害!那地震包到底要裝什麼?今天就讓筆者來幫大家列清單:
緊急糧食飲水
緊急救難包裡面最不可或缺的當然就是食物拉!除了需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也可以放一些不易壞的乾糧、餅單、巧克力、燕麥棒、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方便攜帶的糧食。有嬰兒的家庭也記得要額外準備寶寶的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醫療及清潔用品
為了因應地震時被重物砸傷或是避難時跌倒受傷,救難包中可以備好優碘、棉花棒、紗布、食鹽水等急救用品,還有溫度計、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及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切記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等。
禦寒保暖衣物
為了避免地震來是被困住而導致失溫,也可以準備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物品。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也要記得帶嬰兒的禦寒衣物及尿布、嬰兒背帶等。
貴重物品
身分證、健保卡、存摺及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外,也建議需要準備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到時候如果可以到自動販賣機購買食品,或是在電信設備故障時,到公共電話撥打電話。
其他
其他可預先準備如哨子、防災地圖(可以到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等。
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採計,一併放入緊急避難包中。
除此之外,還要特別提醒大家,如果地震來時人正好在家中、沒有穿鞋子或是只穿拖鞋的話,建議在救難包附近可以放一雙方便移動的球鞋,避難時切記要穿上鞋子,才不會被地上的碎物、落石給刺傷。
💡如果擔心救難包放不下這麼多東西,或是避難時負重過大不便時,消防署有特別列出絕對必備的七大用品「礦泉水、食物、小毛毯、急救藥品、粗棉手套、手電筒及哨子」,其他次要物品可以視自己的需求及負擔能力做準備。除此之外,定期檢查地震包相關物資是否過期也非常重要喔!
避震防災超前部署很重要!
筆者在這篇文章中,深入地帶大家認識了國家級警報系統的功用以及警報的重要性!台灣身處於板塊活躍運動的交界處,地震發生的頻率相當高,地震發生的頻率還有時間都是未知的,從 921地震一直到近幾年大大小小的各種地震,過去帶來許多慘痛災害教訓,相信大家都仍心有餘悸。
既然沒辦法避免,那就要「面對它、接受它、了解它」!為了防患於未然,建議大家平時就要預先隨時準備好緊急救難包、參加防災訓練、了解家中的逃生路線等等,如此一來才能記取過往的經驗,在緊急時刻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們的安全,期許能將地震災害降到最低。
💡最新地震消息>>>這邊查
【參考資料】
-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 災防告警服務專區
-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
【延伸閱讀】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2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