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是什麼?板塊構造?板塊運動?世界板塊介紹!

articleBanner
時事議題
板塊是什麼?板塊構造?板塊運動?世界板塊介紹!
最新更新時間: 2024/4/19
作者
文章來源
房感知識庫
文章段落

「 地震 」,相信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名詞!台灣位處於活躍的板塊運動帶,所以一整天大大小小的地震,加起來超過一百次都會不覺得奇怪!雖然我們都知道地震是由「 板塊運動 」所造成的,但是板塊到底是什麼?板塊是怎麼形成的?板塊又是如何運動才會產生地震?世界各地有哪些板塊?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好好來科普一下「 板塊 」的各種小知識吧!

地球構造介紹

地球由內而外的組成是「岩石圈、地函、地核」三大部分,板塊就包含在其中一個部分。所以在認識板塊之前,讓我們先像撥洋蔥一樣一層一層來認識地球的構造!

岩石圈

地球最外層的結構,稱為「岩石圈( Lithosphere )」,大部分是由冷而堅硬的結晶岩塊組成,包含「地殼( Crust )」和「部分上部地函」,厚度約為 100 公里。

岩石圈內部可以再細分成許多獨立單元,每個單元有自己的運動方向和速度,而這些單元就是我們熟知的「 板塊( Plates )」。

地函

位於岩石圈以及地核中間的結構,我們稱為「 地函( Mantle )」,佔地球總體積的 83% ,可分為「 軟流層( Asthenosphere )」、「 上部地函( Upper mantle )」及「 下部地函( Lower mantle )」三個部分,厚度約為 2,900 公里。

地函是由富含鐵鎂的矽酸鹽岩石所組成,因為這種岩石具有延展性,所以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會有熱對流產生,促使軟流圈上層的板塊跟著移動。

地核

地核( Core )」就是地球的核心,位於地球的最深處,可細分為外核及内核,厚度約為 3,470 公里。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或鐵鎳質,地心的溫度大約可以達到 7,500K,比太陽表面溫度來得還要高

地球構造圖

板塊是什麼?

板塊 ( Plates )」指的就是分裂成一塊一塊的岩石圈。因為岩石圈包含地殼及上部地函,所以同理可知,板塊並不等於地殼喔!而板塊一般可以分成主要板塊、次要板塊以及微板塊三種:

  • 主要板塊:
    面積大多大於 2,000 萬平方公里,主要板塊包含了大部分的大陸和太平洋,例如:歐亞板塊。
  • 次要板塊:
    面積介於 100 萬至 2,000 萬平方公里,次要板塊因為較不顯著,所以不太會標示在一般板塊地圖上,例如:菲律賓海板塊。
  • 微板塊:
    面積小於 100 萬平方公里,微板塊在一般板塊地圖上通常合併於相鄰的主板塊,例如:巴拿馬板塊。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 Theory),又稱為板塊構造論,是為了解釋板塊移動作用而創建的一項重要地質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岩石圈是由大大小小的板塊拼合而成的,而這些板塊有其各自運動的方向及速度

根據板塊構造論,板塊的新物質會在「 中洋脊(Mid-Ocean Ridge)」生成,然後在對流作用下,向外擴張到與另一個板塊相遇,較重的一方會向下衝入地函。板塊生成的地方稱為拉張帶,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方則稱為隱沒帶,整個板塊運動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

「 中洋脊 」是什麼?
「 中洋脊 」,又稱為「 洋脊 」、「 大洋中脊 」、「 中央海嶺 」,是位於全球海中張裂性板塊邊界的火山結構系統,也是世界中最長的山脈、海底山脈,長達 80,000 公里(49,700英里),和中洋脊相對應的地質結構是陸地上的裂谷(地塹ㄑㄧㄢˋ)。
地函的熱對流在中洋脊中央處上升,岩漿湧出後快速冷卻為玄武岩,便形成了新的海洋地殼!

板塊邊界示意圖

板塊種類

板塊的種類可以依據其組成的岩石種類分為兩種:

大陸地殼(Continental Crust)

  • 大陸地殼則是鈉鉀鋁矽酸鹽岩石所組成,多為花崗岩,厚度約在 20~80 km
  • 大陸地殼的密度較小,所以會像冰山一樣浮在地函之上。

海洋地殼(Oceanic Crust)

  • 海洋地殼是由鐵鎂矽酸鹽岩石所組成,多為玄武岩,厚度約在 5~10 km
  • 海洋地殼的密度較大,所以經常會沈入大陸地殼之下。

板塊運動?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板塊就是一塊一塊分裂漂浮在軟流圈上的岩石圈。而「 板塊運動 ( Plate Tectonics )」,指的就是軟流圈的熱對流作用造成岩石圈板塊移動的過程

板塊運動就像我們在煮開水一樣,加熱導致水的內部因為溫度差而產生對流作用,如果這時你放一個可漂浮的東西在水中,就會發現水的對流作用會導致漂浮物逐漸往遠離熱源的方向移動(假設在中間加熱,漂浮物就會往外遠離),而板塊運動正是這樣的道理!

當兩個板塊相互碰撞時,會產生相當大的碰撞力,當此力超過岩石所能負荷的強度,岩石就會產生破裂,而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地震 」。

💡地震是什麼?地震怎麼解讀? >>> 看這篇

軟流圈熱對流作用

板塊運動型態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我們可以將大陸板塊及海洋板塊移動的型態分成三種:

聚合型板塊運動

  • 代表板塊受到「壓力」作用影響而互相擠壓,容易產生逆斷層
  • 聚合型板塊運動交界處經常出現一個「隱沒帶」,隱沒帶包含海溝、火山島弧、山脈等等,例如中央山脈、喜馬拉雅山

💡「 海溝 」是什麼?
「 海溝 」的定義是深度超過 6,000 米的狹長海底凹地,經常位於大洋邊緣。世界大洋約有 30 條海溝,其中,地球上最深也最知名的海溝便是「 馬里亞納海溝 」,它位於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東南側,深度大約 11,034 米。

聚合型板塊運動

張裂型板塊運動

  • 代表板塊受到「張力」作用影響而向兩側拉扯延伸,容易產生正斷層
  • 張裂型板塊運動交界處經常會出現火山、裂谷,例如:東非裂谷、冰島

張裂型板塊運動

錯動型板塊運動

  • 代表板塊發生「平行錯位」的作用,相鄰兩個板塊彼此橫向摩擦錯開,容易發生平移斷層
  • 錯動型板塊運動交界處經常會出現斷層、深度較淺的地震,例如:台東縱谷斷層、美國西部聖安德魯斯斷層

💡延伸閱讀>>>斷層是什麼?斷層種類?台灣大地震都在哪些斷層?

錯動型板塊運動

世界板塊?全球七大板塊?

地球大致可分成七大主要板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以及南極板塊。這七大板塊可再加以細分為較小的獨立板塊(次要板塊),如位居台灣以東、馬里雅納海溝以西的菲律賓海板塊就是其中一例。台灣剛好位於兩個重要板塊的交界上,分別是東南方的「菲律賓海板塊」以及西北方的「歐亞板塊」。

板塊構造圖

台灣板塊交界

剛剛有提到,台灣剛好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運動的交界,這兩個板塊碰撞地相當頻繁,也因次造成台灣經常發生大大小小、不同規模的地震;雖然地震相當惱人,但同時也是因為板塊的擠壓碰撞,才讓台灣島內可以充滿著各種山脈、多元的地形喔,像是我們的護國神山「中央山脈」就是最佳的案例喔!

台灣板塊交會示意圖

【參考資料】

  •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

【延伸閱讀】

本網站所提供之交易資訊來源皆為「內政部實價登錄」,房價資訊均已排除特殊交易及極端值。本網站對資訊之正確性與即時性不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投資之意。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進行的後續交易,若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相關風險。

房感不動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5號3樓

房感不動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5號3樓

©HouseFeel.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lineinstagram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