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懶人包】空置率計算方式?空置率上升對市場租金有什麼影響?

在跟房地產相關的新聞中,你應該常會聽到「 空置率 」這個詞。舉例來說,高力國際發布的「 2023 第四季度不動產市場」資料顯示,受 2023 上半年租賃動能萎靡及新大樓完工之影響,空置率上升至7.2%,未來幾年台灣各地將有大量辦公室新增供給,可能持續推高空置率。
究竟新大樓落成讓台北空置率上升,會對市場租金趨勢造成什麼影響?空置率實際上是怎麼計算的呢?空置率多少算高?讓房感帶你一起來看看!
編按:台北市信義區有許多新大樓正在趕工,包含投資開發規模超過 200 億元的台北市信義區的最新地標「台北天空塔 The Sky Taipei」,預計於 2024 年完工。還有許多辦公大樓都在這幾年內落成,究竟新辦公室增加對市場租金行情有哪些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
房屋 空置率 是什麼 意思?如何計算?
一般人說的 空置率 英文是 vacancy rate,如果要完整一點說則叫做 房屋空置率 housing vacancy rate。
而「空置率」的意思,你可以想像成一個社區中有多少戶房屋,沒住人的比例。通常,專業上會分為兩塊來看:一是住房,二則是商用。以統計住房空置率來說,計算公式就是待售、待租的住房面積/可用的住房出售和出租面積;同理,若統計的是商用房屋的空置率,則將「住房」換成「商用住房」來統計即可。
整理製表:股感知識庫
若細看商業不動產研究報宮中,有些空置率評估只考慮主要商圈沿街店面,並按照「毛面積」計算,這樣做是把主要商圈沿街店面的空置面積總和,拿來除以毛面積總和而得出的數字。關於毛面積和淨面積的差異,可以參考下表:
整理製表:股感知識庫
空置率的計算沒有統一標準
如果你想要知道的是國內如高雄、台南等個別縣市,或是日本、香港等海外國家的住房空置率,就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目前為止,空置稅並沒有一個國際統一的計算標準。海內外很多人對於買了不住、租了不住等多種變數,爭執空置率的算法,所以以台灣政府來說,計算國內空置率常是使用「低度用電」來判定,房屋是否為沒人居住。
台灣目前沒有課徵空置稅
然而,海外部分國家會針對空置的房屋課以「空置稅」,過去國內也曾有 5 千人連署要政府課徵「空置稅」,但財政部就此回應,因為空屋認定上非常困難,所以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空置稅要繳納。
2023年下半年新大樓落成使空置率攀升
根據高力國際的研究資料顯示,2023 年台灣的商用不動產市場,約增加 5.95 萬坪的新增供給,是從 2019 年以來,新增供給最多的一年,但並未改變市場租金的上漲趨勢,2023 年第 4 季台北市平均租金來到每坪 2,492 元,年漲幅達2.5%,是近五年來第二高,僅次於 2019 年的 2.7%。
當新建商用不動產完工,會使空置、等待出租出售的不動產面積增加,也就是市場供給增加。此時,如果需求沒有一起提升,就會導致供過於求的情況,使市場租金行情下跌。若租金趨勢不如預期發展,則可能有其他因素,如政府政策、產業型態變動等介入。
空置率高而租金仍持續成長的原因?
高力國際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 2023 年全球經濟放緩、主要國家升息,與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多重壓力,導致全球終端產品需求疲軟,連帶衝擊台灣出口貿易。雖然多數國家已逐漸擺脫疫情造成的經濟陰霾,美國、中國兩大經濟體依舊受到消費與投資不確定性之干擾,導致 2024 年全球經成長速度放緩。
總體經濟問題,使租賃動能低迷,其中又以跨國企業對於租賃需求較為疲弱,影響頂級商辦大樓的租金市場行情,使空置率提升,租金雖仍有漲勢,但已有所趨緩。反觀一般商辦,則因本國企業穩定發展,仍維持 3% 左右的低空置率。
【延伸閱讀】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2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