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買房懶人包!泰國買房條件?泰國買賣房產繳什麼稅?

隨著台灣房價持續攀升、打房政策與市場管制收緊,在國內購屋門檻提高,需多投資人將眼光放到海外市場,希望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投資方案。其中,泰國不動產近幾年可謂相當熱門,尤其是疫情後觀光業復甦,泰國的強勢產業持續成長,讓不少投資人看到商機。你也想到泰國買房嗎?想知道泰國買房有哪些條件?快跟著房感一起往下看吧!
泰國買房條件?外國人可以在泰國買房嗎?
參照泰國《 土地法 Land Act 2497 》第 8 章「外國人對土地權利的限制」,其中第 86 條規定,外國人不得直接擁有泰國土地,但在購買公寓(Condominium)等情況下,也能獲得不動產的永久產權(Freehold)。
同法第 87 條也規定,外國人在泰國可以取得的最大土地面積受法規限制,標準如下:
- 居住:每戶不得超過 1 萊
- 商業:不得超過 1 萊
- 工業:不得超過 10 萊
- 農業:不得超過 10 萊
💡編按:「萊」是泰國常見面積計算單位,常用於不動產領域,就像台灣常見的「坪」一樣。萊的面積很大,1 萊約等於 1,600 平方米公尺。想了解更多坪數換算?>>>請點我!
外國人購買泰國公寓時,最常遇到的就是區分所有建物的外國人持有比例問題。泰國《 公寓法 Condominium Act 》第 2 章第 19-2 條規定,公寓中外國人持有的面積,合計不得超過該整體空間的 49%。
因此,選擇在泰國置產要注意持有面積、比例多少,如果想要購買分戶的公寓,還要跟開發商確認合約內容是否包含永久產權!
外國人如何申請泰國買房貸款?
外國人在泰國置產的貸款程序較為繁瑣,但只要找對通路,也能輕鬆申貸!台灣大部分設有分行的外商銀行,並無提供泰國買房的貸款。因此,直接向開發商洽詢是否有合作貸款的銀行,或是諮詢有在泰國設立分行的大型外商銀行,會是最有效的方式。
海外購屋貸款,除了和在台灣貸款一樣要注意申貸資格、貸款額度限制、估價標準,還要特別詢問是否需要兌換該銀行所屬國家的貨幣。舉例來說,台灣人想要申請泰國購屋貸款,可以洽詢在亞太地區設有分行的某新加坡商業銀行,諮詢申辦「國際不動產貸款項目 International Property Loan(IPL)」。
該項目專門提供海外置產融資、增轉貸,且貸款人資格限制上,開放非新加坡籍人士申貸,惟申請人年齡須介於 21 至 65 歲、僅針對有永久產權(Freehold)的公寓放款、需兌換新加坡幣(SGD),而貸款成數最高可達 70%(以購買價格或銀行估價結果較低者為準)。
泰國房地產權利有哪些?
與台灣不動產常見的產權種類,如所有權、地上權、定期租約不同,處理泰國房地產的法律及銷售問題,一般會以「永久權利」與「期限權利」來分類。這兩種權利類型,規範在泰國《民事與商事法》(Civil and Commercial Code)中的第三冊「特定契約(book III Specific Contracts)」與第四冊「物權(IV Property)」。以下就帶大家來了解泰國房地產權利的詳細資訊!
永久權利
外國人可以透過購買公寓(Condominium)類型的不動產,獲得永久權利。就和在台灣購買區分所有建物類型的社區大樓一樣,就算擁有該戶所有權,使用上也要遵守當地規範。在泰國,永久權利產權也可能受有營業或住宅用途限制。
此外,根據泰國《 土地法 Land Act 2497 》第 96-2 條規定,如果投資金額(達 4,000 萬泰銖門檻)、用途、目的受泰國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Board of Investment)批准,有機會直接獲得土地權利。只是該土地權利不得繼承、轉讓,且可以取得的最大土地面積,受先前提到的法規標準限制!
期限權利
住宅用途的不動產租賃,受泰國《民事與商事法》(Civil and Commercial Code)第 571 至 574 條(Section 537-574)規範。此外,外國人可以合法持有不動產的長期租賃權(Leasehold),土地或房屋的租賃契約,租期最長可達 30 年,且可以續約 2 次,總共可達 90 年。
泰國買房初期費用有哪些?
泰國賣房的成本高嗎?想在曼谷置產,需要繳納那些費用呢?其實在泰國買房要支付的初期費用,和在台灣差不多。這邊房感為大家整理幾項比較常見的成本項目:
過戶費用(Transfer Fee)
過戶費用並非稅款,而是類似於台灣進行不動產登記時,需繳納給行政機關的規費。過戶費用為不動產評估價值的 2%,習慣上由買賣雙方共同負擔。
舉例來說,如果是買賣雙方對半分配的話,台灣人想購買 1,000 萬泰銖的不動產,就要繳納其中的 1%,也就是 20 萬泰銖的過戶費用。
仲介費用
非政府機關收取的費用或稅費,視仲介業者規定支付,可能介於房屋總價的 3% 至 1%之間。為了確保服務品質與支付的費用相當,消費者可以挑選在經營名聲良好、無不良紀錄的業者合作,會更有保障!
社區管理費
泰國的社區管理費有分為兩種,購屋時一次性支付的稱為「償債基金(Utility & sinking fund expenses)」,約為每平方公尺 500 至 1,200 泰銖,會匯入公用基金,用以支付社區未來公設的維修、更換費用。通常越高級的社區,如知名建商興建、使用高級建材、社區含有許多多公用設施,要支付的償債基金越高。
此外,通常購入新成屋時,還要支付「設施安裝費(Utility installation fee)」,用以安裝電表、水表,通常為 1,000 至 5,000 泰銖。
泰國買房持有成本有哪些?
泰國買房千萬不能只看到初期成本!中間的持有成本也要清楚計算。尤其是台灣人進行海外置產時,可能委託物業管理營運在他國的不動產,並持續領取收益,要特別注意這筆收入是否達到台灣或泰國的課稅標準,並小心雙重課稅的問題。以下幫大家整理常見的泰國不動產持有成本:
台灣境外投資所得稅
在境外從事各項投資、營運活動所取得的利潤,要在所得獲配時,依規定申報!此外,按照《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同時符合以下 3 項門檻,才須繳納基本稅額:
- 海外所得合計大於新臺幣 100 萬元
- 一申報戶基本所得額(綜合所得淨額、海外所得、特定加計項目)合計超過新台幣 670 萬元
- 基本稅額(即基本所得額減去 670 萬元,乘以 20% )大於綜合所得稅一般所得稅額。
由於個人基本稅額有課稅門檻,且境外已納稅額可扣抵應納稅額。所以,納稅義務人要記得將相關海外課稅、支出費用證明保留,以避免雙重課稅問題。如果有涉及應課稅或漏稅問題,納稅人要儘速自動補報補繳,可以加息免罰。
泰國土地及房屋稅(Land and building tax)
這項稅目在泰國屬於地方稅,各地區的規定不同,由當地市政府負責徵收。當年度 1 月 1 日持有土地或建築物者,不論國籍都要繳納稅款。要特別注意的是,公寓住戶共同使用的空間(法定公設),免徵土地及房屋稅,課稅上只計算所有權人專屬的部分。
土地及房屋稅的稅基為土地、建築物或公寓單位的評估價值(評估標準依照泰國《土地法》規定),用途不同的不動產,法定稅率相異,但應介於 0.15% 至 3% 之間。
管理費用及保險
購買泰國公寓,除了要在購入時一次性支付償債基金,還要支付管理費,以用於公共區域的維護、管理人員聘用等社區共同支出。通常越知名的物業管理(如國際飯店經營廠商)業者,收取的管理費用越高。公寓管理費會按月繳納,每平方公尺介於 70 至 150 泰銖之間。
此外,購屋時如果有合業者簽署管理協定,委託物業管理業者代為營運收益型不動產,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保險需要定期支付。
泰國房屋出售費用有哪些?
購買任何投資商品,最重要的就是「流動性」,也就是未來投資部位重組時,是否容易將財產脫手兌現。因此,購買泰國不動產也要將出售費用納入考慮。除了先前提到賣賣雙方共同負擔的 2% 移轉費用,常見的泰國房屋出售成本還有以下幾種:
印花稅(Stamp duty tax)或特種營業稅(Specific Business Tax,SBT)
泰國不動產的印花稅或特種營業稅,通常由款項受領人(賣家)支付,且為兩者擇一繳納。以不動產產權移轉登記是否滿 5 年為分界:
- 未滿 5 年,應繳納印花稅,稅率為不動產售價或評估價格(採較高者)的 0.5%
- 持有滿 5 年,應繳納特別營業稅,稅率為 3.3%
💡編按:由於不動產價值較難評估,因此泰國政府選擇以特種營業稅(SBT)課稅,而非一般海外置產時常見的特種營業稅(VAT)。
台灣/泰國所得稅
為避免雙重課稅,已經在泰國繳納房屋出售的個人所得稅,可抵免台灣的應納稅額,所以納稅義務人一定要記得保留相關證明文件!台灣的「海外財產交易所得」,計入個人最低稅負制課稅;泰國 2024/2025 的房屋出售所得稅,則在扣除成本後,以客觀淨所得,依下表等級距課稅:
收入(泰銖) | 稅率 |
0 至 150,000 | 免稅 |
150,001 至 300,000 | 5% |
300,001 至 500,000 | 10% |
500,001 至 750,000 | 15% |
750,001 至 1,000,000 | 20% |
1,000,001 至 2,000,000 | 25% |
2,000,00 至 5,000,000 | 30% |
超過 5,000,000 | 35% |
參考資料:普華永道(PwC)2024/25 年度泰國稅務指南
泰國買房費用懶人包!
相信看完以上介紹,讀者對泰國置產的潛在成本已經有基本的認識了!下表是筆者彙整前面提到的各種費用與支出項目:
成本項目 | 說明 | |
購買時 | 過戶費用 | 不動產評估價值的 2%(賣賣雙方共同負擔) |
仲介費用 | 介於房屋總價的 3% 至 1% 之間 | |
社區管理費 |
|
|
持有時 | 境外投資所得稅(台灣) | 設有課稅門檻、境外已納稅額可扣抵應納稅額 |
土地及房屋稅(泰國) | 稅率視用途不同介於 0.15% 至 3% 之間、公共空間免徵 | |
管理費用及保險 | 約 70 至 150 泰銖(每平方公尺/月) | |
出售時 | 印花稅/特種營業稅(泰國) |
|
所得稅(台灣/泰國) | 分級距納稅,已在泰國課稅可抵免台灣的應納稅額 |
泰國買房要注意!
由於對當地市場不熟悉,海外投資可能伴隨巨大風險。因此,挑選值得信任的開發商、不動產經紀業者、合作夥伴非常重要!此外,泰國與台灣的購屋流程略有不同,在決定置產時,最好先諮詢專業人士,或參加當地業者在台灣舉辦的說明會,以充分了解不動產的持有成本,與購屋要繳納的費用。
泰國買房近年來在網路上成為熱門關鍵字,如果對於台灣置產的風險、利潤與門檻抱有疑慮,尋找海外置產標的不失為一個可行的選項。建議消費者可以多關注泰國新建案新聞,或開發商的公開資訊,以尋找合適的投資目標!
【海外置產推薦】
- 還想了解更多海外置產物件?認識更多海外地產合作夥伴?
>>>快到「全球房感 Global HouseFeel」網站持續探索吧!
【參考資料】
- 泰國《土地法 Land Act 2497 》、《公寓法 Condominium Act》、《民事與商事法 Thai Civil and Commercial Code》
- 財政部新聞稿
- 普華永道(PwC)2024/25 年度泰國稅務指南(PwC Thailand: Thai Tax 2024/25 Bookle)
- 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85期《投資海外不動產法律與稅務問題》
- CBRE《Buying Process and Fees for Purchasing Condominiums in Thailand》
【延伸閱讀】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3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