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泰集團|帝寶是誰蓋的?宏泰集團組織圖?宏盛建設評價?

在信義區的「 陶朱隱園 」完工之前,「 仁愛帝寶 」曾是全台最貴豪宅的代表。藝人小S( 徐熙娣 )曾於 2006 年以 3 億台幣買下 2 戶帝寶,每個月管理費可能超過 5 萬元,震驚不動產界,也讓「 住在帝寶 」成為富豪的代名詞!而你知道帝寶背後的開發商「 宏泰集團 」,為什麼有實力蓋出如此高檔又具有指標性的住宅嗎?
其實,「 宏泰集團 」與台灣的富商家族「 三重林家 」有相當密切的關連性。想知道「 三重幫 」包含哪些企業嗎?蓋出帝寶的宏泰集團旗下的宏盛建設,除了帝寶以外還有哪些知名建案呢?房感將各種與宏泰集團有關的資訊都整理在內文了,一起來看看吧!
宏泰集團做什麼?三重幫是什麼?
「 宏泰集團 」是在台灣商界舉足輕重的企業,由知名的「 三重幫 」成員林堉璘先生所創辦,從最初的建築營造業起家,將事業版圖擴展至物業管理、金融服務、娛樂產業等各個領域。其中,位於台北市仁愛路的「 仁愛帝寶 」無疑是旗下宏盛建設最廣為人所知的豪宅建案,也是政商名流爭相入主的象徵。

說到宏泰集團,就不得不提到在台灣商界呼風喚雨的三重幫。「 三重幫 」源自於三重區域的林建生家族,早期在蘆洲一帶經營碾米廠,並透過精準的土地投資累積大量資產,而後由林建生先生的 3 個兒子:林堉琪、林堉璘、林榮三,3 兄弟各自建立規模龐大的企業集團,形成「 三重幫 」的三大支柱。
宏國建設、聯邦集團、自由時報都和三重幫有關?
其中,三重幫的大哥林堉琪是最早投身建築業的,他在 1964 年就創立了「 宏國關係事業 」,其過世後交由配偶林謝罕見,即前國民大會議長謝隆盛之姊接手經營,累積了 50 多年的雄厚實力,以多角化概念發展,事業橫跨飯店遊憩、土地及不動產開發、物業管理、文化教育、社會福利等。宏國關係企旗下包含曾打造台北希爾頓大飯店( 現為台北凱撒大飯店 )、台北新板希爾頓酒店等知名建案的宏國建設,以及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此外,創辦「 聯邦企業集團 」的林榮三先生是家族老么,除了在房地產領域有所建樹,其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媒體事業「 自由時報 」。林榮三也有 3 個兒子,長子林鴻聯先生為現任聯邦商業銀行董事長,另外兩位家族成員,林鴻邦先生與林鴻堯則掌管自由時報與瓏山林企業。
三重幫能在台灣商界有如此大規模的影響力,除了仰賴其家族成員的創業實力,還要倚仗錯綜複雜的地方勢力網路與聯姻關係。舉例來說,三重林家與國順建設創辦人、曾任台北縣議會議長和蘆洲鄉長的陳萬富聯姻,又蘆洲陳家與板橋仕紳家族結為姻親,就成功將板橋海山集團、板信商業銀行納入三重幫的勢力範圍;而幸福人壽、宏福集團的領導人陳政忠,也是透過親戚關係與三重幫往來密切。綜合來說,這種這種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緊密的政商網絡,是三重幫能維持穩固在地掌握力的主因。
宏泰集團關係企業有哪些?
回到由三重幫林建生的次子林堉璘先生所創辦的宏泰集團,該集團創立於 1975 年,以「 宏泰建設 」為核心企業。目前,宏泰集團已經從單純的建築營造業,成功朝金融服務業等領域進軍,使集團能有效分散風險、強化在資本市場的融資效率,也近一步擴大在台灣經濟市場中的影響力。
💡編按:宏泰集團又稱為「 宏泰機構 」,雖然建案名稱的開頭都還是會掛上「 宏泰 」的名字,但旗下建案大多為「 宏盛建設 」所開發。
宏盛建設
「 宏盛建設 」是在台灣證交所上市的建設公司,股票代號為 2534,除了仁愛帝寶,宏盛建設也推出不少「 帝字輩 」的豪宅建案,房感在這裡特別整理了 3 個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知名案例,讓讀者一窺宏盛出品的豪宅房價水準如何:
| 建案名稱 | 位置 | 近一年成交均價 | 坪數 | 完工年份 |
| 帝寶 | 台北市大安區 | 約每坪 267 萬元 | 117~217 坪 | 2006 年 |
| 帝璽 | 台北市中山區 | 約每坪 110 萬元 | 60~76 坪 | 2022 年 |
| 帝景水花園 | 台北市中山區 | 約每坪 165 萬元 | 75~101 坪 | 2001 年 |
| 信義帝寶 | 台北市信義區 | 約每坪 171 萬元 | 122~202 坪 | 2010 年 |
資料來源:樂居網
💡編按:雖然「 仁愛帝寶 」、「 信義帝寶 」都是宏盛建設的作品,但「 帝寶系列 」並不是宏盛的專利。位在台中七期重劃區、台灣大道上的「 台中帝寶 」就是興富發集團旗下的潤隆建設出品,2016 年完工、2025 年近一年成交均價約為每坪 41 萬元。雖然都是指標性豪宅建案,但開發商不同,讀者要小心不要混淆!
近年來,宏盛建設也迎向台灣小宅化風潮,開始推出中小坪數的產品、搶占市場。其中包含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的「 宏盛心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 宏盛心中央 」,和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 宏盛淬白 」等,房感在這裡也整理更多建案資料,讀者可以參考看看!
| 建案名稱 | 位置 | 近一年成交均價 | 坪數 | 完工年份 |
| 宏盛心 | 新北市汐止區 | 約每坪 75 萬元 | 20~39 坪 | 2024 年 |
| 宏盛心中央 | 新北市新店區 | 約每坪 70 萬元 | 26~56 坪 | 2025 年 |
| 宏盛淬白 | 台北市中山區 | 約每坪 101 萬元 | 16~31 坪 | 2025 年 |
| 宏盛掬白 | 台北市內湖區 | 約每坪 102 萬元 | 31~57 坪 | 預計為 2027 年 |
資料來源:591 新建案、樂居網
從宏盛建設的各個建案我們可以看到,該公司在台灣豪宅市場的領導地位,與品牌策略的一致性,即透過打造一系列頂級不動產,鞏固了宏盛高端開發商的聲譽和市場形象。這種將品牌與高級、高品質連結的策略,使宏盛建設推出的產品能夠持續吸引高消費客群,進而提升宏盛建設在市場上的整體評價與投資人信心。
助群營造
「 助群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 1977 年,是宏泰集團旗下不可或缺的工程與營造單位,作為集團的營造主力,助群營造為宏泰集團操盤許多知名建案,包含市中心的頂級豪宅與蛋白區的平價建案,比如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 宏盛北美館 」,以及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 宏盛新世界 」。
依靠著幫宏盛建設施工累積的豐富經驗,與在業界的聲譽和評價,不只宏盛建設,也有其他的建設公司請助群營造協助施工。以下為房感整理的助群營造部分建案列表:
| 建案名稱 | 位置 | 近一年成交均價 | 坪數 | 建設公司 |
| 宏盛北美館 | 台北市士林區 | 約 104 萬元/坪 | 11~23 坪 | 宏盛建設 |
| 宏盛新世界 | 新北市淡水區 | 約 33 萬元/坪 | 27~47 坪 | 宏盛建設 |
| 公園居 | 新北市淡水區 | 約 39 萬元/坪 | 21~40 坪 | 寶紘建設 |
| 天母悅章 | 台北市北投區 | 約 67 萬元/坪 | 60~62 坪 | 全泰建設 |
| 樂見 | 新北市林口區 | 約 31 萬元/坪 | 42~62 坪 | 隆通建設 |
| 信義錄 | 台北市信義區 | 約 140 萬元/坪 | 47~58 坪 | 宏永建設 |
資料來源:591 新建案、樂居網
安泰商業銀行、安泰金融證券
「 安泰銀行 」是由宏泰建設主導創立的金融機構,在 1993 年 4 月 15 日正式開業,也是財政部在 1990 年代開放民間設立商業銀行之後,第二批於 1991 年申請成立的業者之一,成為台灣當時新設立的第 16 家銀行。
安泰商業銀行提供的業務包含收受各種存款( 如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儲蓄存款 ),和辦理理放款( 短期、中期、長期放款及存單質借 ),也提供基金、信用卡及汽車貸款等多元金融產品。為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安泰銀行也有結合現代資訊科技,提供退休養老的財務管理服務、小資理財服務,而獲得「 2025財訊財富管理大獎 」本國銀行最佳財富增值與本國銀行最佳創意行銷獎項肯定。
然而,安泰銀行的發展歷程也並非一帆風順,2007 年時,曾因營運虧損,差點被金管會接管。當時,安泰銀行選擇引入私募基金「 隆力集團( The Longreach Group )」,該外來資本以 230 億元新台幣的高價,取得其中 50.1% 的股份與董事會多數席次,使安泰銀行成為首家由外國私募基金掌握經營權的本國銀行。
歷經 12 年經營後,這項引資決策如今隱約出現反作用。2025 年,市場傳出「 凱基金融控股 」有意併購安泰銀行,引發安泰現有兩大股東,即「 隆力集團 」與「 宏泰集團 」間的立場分歧。宏泰集團破例由董事長林鴻南之子林子瑞出任法人董事代表,這是林家首次親自參與董事會,可以看出宏泰已經開始重回經營決策前線,也被外界視為他們已進入併購案防守與反擊的備戰狀態。
除此之外,隆力集團之前是向其他台灣的金融機構借款,才能入主安泰銀行。為了應對來自聯貸銀行團、利息給付、經理人報酬的壓力,隆力也長期大量出售安泰銀行的實體資產,多重複雜因素疊加之下,也讓安泰銀行管理層的未來更加撲朔迷離。
💡編按:報導指出,當初隆力集團入主安泰銀行時,曾給予宏泰集團股票的「 優先承購權 」,但此權利與回購操作在方式,涉及出價門檻、大規模股權交易、普通股和特別股部位比例等問題,法律上仍需釐清。2025 年 4 月,市場估計合理的回購價格可能落在每股 11 至 12 元間,低於市價 14 至 15 元。
「 安泰金融證券 」主要提供證券相關的金融服務,服務標語為「 安心致富,泰運財來 」。歷年來屢獲《 卓越證券評比 》的肯定,包含於 2020、2023、2025 年獲得「 最佳區域服務團隊獎 」,以及於 2021、2022 年獲得「 最佳區域專業團隊獎 」,還有 2024 年的「最佳區域客戶信賴獎 」。
為什麼安泰證券在區域服務方面特別受到肯定呢?那是因為安泰證券的總公司位於高雄五甲、鄰近捷運前鎮高中站,依靠地利之便,能夠提供高雄在地居民最穩定的服務品質。舉例來說,衍生商品業務上,安泰自 1998 年開辦期貨業務以來就維持零違約紀錄;財務表現方面,近幾年每股盈餘( EPS )皆穩定獲利,在 2019 年為 0.68 元、2020 年為 1.85 元、2021 年達3.52 元、2024 年也有 2.42 元的亮眼成績,除 1998 與 2008 年有大環境劣勢之外,每年都有配發現金與股票股利。
群益證券、群益投信
「 群益證券 」的全名是「 群益金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 1988 年,創立以後歷經多次重要合併與業務擴展,奠定其在台灣證券市場的專業地位。1993 年,群益證券與宏泰綜合證券合併,至 2011 年再併入金鼎證券,合併後才變成現在的「 群益金鼎證券 」。
作為宏泰集團旗下最穩健的金融事業體,群益證券業務橫跨證券、期貨與投信,亦擁有專業的股務代理服務,享有完整的集團資源,綜合群益期貨、群益投信、宏泰人壽與安泰銀行等關係企業,提供發行公司與股東完善的數位化服務、為客戶客製化處理金融問題。
舉例來說,群益的股務代理( 股代 )部門成立至今已經超過 35 年,設址於台北市敦南商圈,目前代理超過 360 家企業的股務作業,涵蓋金融、電子、製造、軟體等多元產業,並以「 代理回台掛牌公司 」的業務最為知名,堪稱業界指標。
在經營實績方面,群益證券的市占率大致排名在業界第 8,但近年來獲利穩健、營運表現出色。比如 2022 年即便遭遇股債雙殺的全球市場挑戰,群益仍繳出稅後淨利 8.4 億元、EPS 0.39 元的成績單。目前,群益的主要經營目標是重返全台前 5 大券商之列,強調將以獲利品質與穩健成長為核心,而非低價競爭。
💡編按:目前,受大眾認可的台灣前 5 大券商分別為「 元大證券 」、「 凱基證券 」、「 富邦金控 」、「 永豐金證券 」、「 國泰證券 」,這些規模龐大的證券商通常背後也有強大的金融集團作為支柱。而群益證券在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則有「 元富證券 」、「 南華永昌 」、「 兆豐證券 」、「 統一證券 」等。
2023 年開始,便有傳聞說台新金、國泰金、富邦金都是群益證券的潛在買家,各家都有望透過交易擴大實力,挑戰台灣證券商的龍頭地位。然而,面對外界傳出宏泰集團計畫打包出售宏泰人壽與群益證券的消息,群益證券也在股東會否定這種說法,表示其體系規模龐大,光期貨就價值超過 100 億元,證券淨值更超過 300 億元,加上投信、股代業務,與市場收購溢價,想買下群益證券絕非易事!
除了群益證券,集團旗下也有「 群益投信 」、「 群益期貨 」等負責不同金融商品的部門。整體而言,群益金鼎證券擁有深厚的市場基礎、完整的產品線、專業的人才團隊與長期穩定的營收表現,是台灣少數具備獨立經營能力且與大型金控抗衡的中型券商之一,無論未來宏泰集團是否出售金融事業,群益證券與其附屬事業群都可望持續在台灣金融市場中扮演關鍵角色。
宏泰人壽
「 宏泰人壽 」的全名為「 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 1994 年,並於 2000 年由原名「 宏福人壽 」更名為現在的「 宏泰人壽 」。宏泰人壽也是宏泰集團的核心企業,以「 提供最完善的生命保障與養老退休計畫的保險專家 」為品牌定位,公司商品線涵蓋人壽保險、醫療、意外、年金、還本型與投資型保險。
近年來,面對全球經濟波動與利率環境變化,壽險業者經營難度大增,宏泰人壽也一度受到衝擊。宏泰人壽近年來最大的新聞,就是在 2023 年時,其資本適足率( RBC )一度跌破法定標準至 145.82%,淨值比更低至 2.42%,被列入金管會關注名單。但在同年年底,宏泰人壽的資本適足率已回升至法定標準以上,淨值比也提升至 3.20%,成功化解資本壓力。
💡編按:資本適足率( RBC,Risk-Based Capital )是衡量保險公司「 是否具備足夠的資本以承擔各類潛在風險 」的能力。台灣金管會規定壽險公司 RBC 需達 200% 以上,才能確保其面對突發損失時仍能維持穩定營運,保障保戶權益。
當公司 RBC 低於標準時,代表公司的償還、付款能力有潛在問題,且財務穩健度欠佳。這時候,主管機關就會要求金融機構依法提出改善計畫,甚至可能接受監理機關進一步介入。
根據宏泰人壽 2024 年度財報,該企業當年度稅後淨利達新台幣 50.93 億元,年增幅高達 141%。此外,每股盈餘( EPS )也從前一年的 8.26 元大幅提升至19.89 元,整體綜合損益金額達 64.29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更高達 35.39%,凸顯企業內部改革的成效。
綜合來說,宏泰人壽透過強化內部監控機制、引進更嚴格的風險管理流程,成功改善財務體質,而該公司在 2023 年分別處分南港與淡水地區的不動產,也有效為公司資本注入活水。這些政策,讓宏泰人壽在「 實收資本未達 100 億元與資產規模未達 5000 億元 」的中型壽險公司之中,稅後淨利為同級之最。
從資本適足率亮紅燈,到連續兩年穩定獲利,宏泰人壽在各項客觀指標上都有所改變。未來,可以持續觀察該公司接軌「 IFRS 17(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 )」及「 TW-ICS( 台版新一代清償能力指標 )」的情況,來判斷其是否能重新贏得市場與客戶的信賴。
💡【房感小教室】「 IFRS 17 」和「 TW-ICS 」是什麼?
IFRS 17,全名為「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17 ),自2023年起於多數國家正式上路,將以更貼近實際風險的方式計量保險負債,期望能進一步提升保險公司財務報表的透明度。TW-ICS,全名為「 台版新一代清償能力指標 」(Taiwan Insurance Capital Standard),是我國金管會依循國際保險監理協會( IAIS )所倡議的保險業資本適足化標準,自行研發的本土化監理制度。與現行 RBC 制度相較,TW-ICS 更強調風險導向的資本計量模型,涵蓋利率、匯率、壽命、資產價值變動等風險因子,以求更全面的考量。
威秀影城
「 威秀影城( VIESHOW CINEMAS )」自1998 年營業至今,為台灣最大的連鎖影城,全台共計 22 座據點,2019 年於台北市信義遠百A13開設全新品牌「 MUVIE CINEMAS 」,主打高價位、高品質的觀影體驗。威秀影城背後是 4 大股東勢力,分別為最大股東網銀國際( 於 2024 年 6 月自香港橙天嘉禾集團買入股份 ),與中環集團、宏泰集團、大向開發。
威秀影城與宏泰集團的關係,可以從淡海新市鎮的大型建案「 海洋都心 」與威秀的合作協議中看出端倪。2012 年,宏泰集團計畫在建案「 海洋都心 」周邊打造影城商圈、帶動區域發展,由於宏泰人壽持有該地段超過 4.1 萬坪的土地,便有籌碼與威秀影城簽訂長達 15 年的合作協議,並在住宅廣告中強打「 威秀影城當鄰居 」的標語,吸引民眾購屋。然而,最終威秀並未如期進駐,引起購屋者不滿,甚至有部分民眾提起訴訟,主張建商廣告內容與實際不符。
即便宏泰集團當時擁有威秀影城 25% 的股權,仍難以說服其他威秀,在淡海地區居住人口尚不足以支撐大型影城營運的前提下,投資威秀進駐,加上影音平台興起、消費行為轉變,最終雙方合作破局,並決定撤案。
💡編按:為了彌補影城缺口,宏泰轉向美麗華影城尋求合作,另創「 美麗新集團 」於 2018 年接手宏泰淡海案場,成立「 美麗新淡海影城 」與「 美麗新廣場 」,以 15 年期承租 3,049 坪空間,前 3 年每月租金約 208 萬元,並有保底抽成的協議。
然而,受疫情爆發影響影城營收遭受重創,2020 年時最低單月僅進帳 65 萬元,僅達到前期營收的 4.9%。由於多次向宏泰請求降租未果,法院亦判決宏泰沒有違約,美麗新終於在 2023 年底宣布將提前解約,僅履約 6 年就停業。
2023 年 9 月,威秀影城迎來董事會改選,宏泰集團的主要領導者林鴻南先生邀請威秀的首任董事長王超立回鍋接任董座,凸顯宏泰在威秀經營權與領導決策重要角色,由於宏泰集團與威秀影城在信義商圈已有經營不動產的成功合作經驗,未來雙方有望將持續就租約與據點發展進一步協調。
綜觀宏泰與威秀的長期關係,從據點經營到董事會運作,雖然曾因淡海案有所分歧,但整體仍維持高度互信與合作基礎。隨著台灣影城市場逐步復甦,加上地方建設如淡江大橋通車等利多因素,宏泰是否會重新尋求與威秀合作重建淡海商圈,也可能在未來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之一。相信對於宏泰集團而言,影城不只是不動產價值的加分項目,更是該企業長期經營、發展的重要支線。
宏泰集團旗下企業一覽表
宏泰集團的企業關係錯綜複雜,看了眼花撩亂嗎?讀者別擔心,房感在這裡特別整理了比較表格,供讀者參考!
| 公司名稱 | 主要業務 | 上市/上櫃狀態 | 補充說明 |
| 宏泰建設 | 集團創始核心、 住宅與商辦開發 |
未上市 | 成立 1975 年,總部台北市敦化北路、統籌集團不動產投資 |
| 宏盛建設 | 住宅開發 | TWSE 2534 | 1986 年上市、2024 年營建收入佔 86% |
| 助群營造(Coop-Con) | 集團營造主力、 承攬宏盛案場 |
OTC 6401、 2017 年停止掛牌 |
成立於 1977 年 |
| 宏泰物業通路 | 物業管理與後期銷服 | 未上市 | 設立 2000 年,地址位於地址台北松仁路 |
| 安泰商業銀行(EnTie Bank) | 商業銀行、信託業務 | TWSE 2849 | – |
| 安泰金融證券 | 證券經紀、承銷 | 證券商代號 8380( 未上市 ) | 屬於安泰銀行全資子公司 |
| 群益證券 | 綜合券商、股務代理 | TWSE 6005 | – |
| 群益投信 | 資產管理、ETF、 境外基金 |
未上市 | – |
| 宏泰人壽 | 壽險、年金、健康險 | 已公開發行(未上市) | – |
| 威秀影城 | 全台最大連鎖影城 | 未上市 | 宏泰持股約 4 成,最大股東為網銀國際集團 |
資料來源:筆者彙整
宏盛建設評價?帝寶原來是他們蓋的!
代表建案遍及大台北地區,其中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位在台北市仁愛路與建國南路口的「 仁愛帝寶 」。這座於 2005 年完工的豪宅,曾被譽為「 全台第一豪宅 」,是台灣頂級住宅的代名詞。雖然後來幾年傳出屋主財運、事業不順,和「 帝寶風水不好 」的傳聞,但帝寶仍是宏盛建設的代表作,也讓宏盛建設成為台灣豪宅圈指標性建商。
帝寶與宏泰集團的關係密切,不只是由「 宏盛建設 」主導開發興建,在營造方面、專案施工的部分,也是由集團旗下的「 助群營造 」與日本鹿島建設在台灣的子公司「 中鹿營造 」共同負責,採用了嚴謹的日式雙重品管作業模式,確保建築最高品質。
帝寶的建築設計是由日本建築大師「 丹下健三 」及台灣的「 三大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共同規劃,全棟外觀、內裝牆面與地板皆採用進口花崗石等高級石材,營造出歐洲宮廷般的宏偉氣勢 。在結構安全方面,則由怡和工程、永峻工程和日本的織本匠構造設計負責,引入了新日本製鐵的制震壁技術,共使用多達 1,196 片制震壁,設有斜撐式及壁式的黏彈性阻尼器,其制震規格甚至可以抵抗 7 級強震,與台北 101 的抗震能力不相上下。
在當時,這種頂級設計與先進工藝技術的運用,凸顯了宏盛建設對帝寶的建築品質與細節的追求,也因此在業界和高消費客戶群中打響名號、建立口碑,一完工房價就開始飆升,從 2005 年年底的每坪 85 萬元成交價,到 2013 年每坪已經達到新台幣 298 萬元,創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以來單價新高的紀錄,名符其實的躍升為全台最貴豪宅。
💡編按:宏泰集團接手帝寶這塊基地的背景相當複雜,也因此有傳聞認為帝寶的高單價不只來自良好的建築品質,而是背後有盤根錯節的政商關係介入。
由於帝寶原址過去為中國廣播公司( 中廣 )及中國國民黨的黨產,並於 1999 年以 90 億元出售給宏盛建設,曾被質疑是以低於市場價值的價格賤賣民間,以迴避黨產追討,這段背景也為仁愛帝寶增添一層歷史與政治敏感性。
仁愛帝寶為什麼這麼有名?
「 帝寶 」的招牌響亮到除了宏盛建設,還有一大票建商搶著用這個名號開發建案。究竟為什麼仁愛帝寶這麼有名?除了在開賣後創紀錄的房價,仁愛帝寶還吸引了眾多台灣政商名流入住、投資置產,最有名的當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頂新魏家兄弟、名媛李珍妮、何麗玲以及藝人 小S 等。

舉例來說,頂新集團地溝油事件的主角,頂心魏家 4 兄弟在 2008 年到 2009 年之間,就向銀行取得 99% 的貸款成數,只自備其中的 1% 款項,就以每坪 80 萬元的價格拿下 9 戶帝寶。後來中央銀行為了避免炒房,將豪宅列入管制範圍,要求銀行收回借款,並將最高貸款成數降低至 6 成,也被認為是「 頂新條款 」。直到 2017 年,市場價值已經增加了 14 億元!
除此之外,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傳出協助弟弟郭台成的遺孀與子女購買 4 戶帝寶,而帝寶的開發商宏泰集團林堉璘則是這場地產大亨遊戲的最大贏家,自己保留了 12 戶。根據 2017 年的新聞統計,鴻海郭台銘與宏泰林家所持有的帝寶資產已經分別增值了 18 億和 20 億元。
從這點可以看出,帝寶的高房價使其成為當時許多「 關注居住正義的社會運動 」聲討的眾矢之的。此外,帝寶內部管理也屢屢傳出問題,比如「 帝寶管委會 」就曾傳出社區公共區域的家具採購案有帳目爭議,還有公設用品開銷過高等問題。
當然,這些後期物業管理與管委會運作之下產生的爭議與原始建商宏盛建設關連不大,但也不難想像為什麼這座「 豪宅中的豪宅 」會在種種負面傳聞之下成為新聞媒體和網路輿論關注的焦點。
宏泰集團常見問題!
相信閱讀完以上內容,讀者對宏泰集團的發展歷史、與三重幫的關聯性,和集團旗下各種企業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房感在這裡整理了更多網路上常見的宏泰集團相關問題,帶你進一步探究宏泰集團的更多資訊!
Q:仁愛帝寶多少錢?
根據 2025 年 7 月的資料,仁愛帝寶的歷史最高單價達到每坪 298 萬元!平均成交單價為 267 萬元,歷史最低價也有 211 萬元,是台北市當之無愧的豪宅之王。以實價登錄 2021 年 8 月位於 12 樓、160.86 坪這戶的交易紀錄來說,就達到總價 4 億元的驚人價格!包含約 60.53 坪的車位,車位價格為 1,800 萬元。
仁愛帝寶為什麼這麼貴呢?我們可以從帝寶的「 區位 」與「 硬體條件 」中看出端倪,帝寶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的精華地段,基地面積達 5642 坪,公設比約公設比約 32.2%,規劃有 6 棟大樓,環繞著中庭,並設有高 3 公尺的圍牆及長約 500 公尺的「 護城河 」環繞,為住戶提供了極高的隱蔽性與安全性,這點讓多強調居住隱私性的政商名流趨之若鶩。
此外,社區公設也相當豐富,包括類圓頂造型的 3 層樓豪華俱樂部會館,總面積約 600 坪,會館內設有咖啡廳、長達 40 公尺的室內外溫水游泳池,以及可容納 30 人的五星飯店級皇家宴會廳,完美符合其瞄準高端消費客戶的市場定位。
Q:威秀影城老闆是誰?
2024 年,「 網銀國際 」以約 12.5 億元的天價,從香港橙天嘉禾集團手中買下 35.69% 的股份,一躍成為威秀影城及其關係企業的最大股東。這場經營權變動,反映威秀背後股東間的權力重組,其中宏泰集團的勢力便不容小覷。早在 2023 年,持股約 25% 的宏泰集團便與大向營造的王超立先生合作,爭取董事長大位,也改變了過去以另一大股東「 中環集團 」主導的權力版圖。
因此,威秀的經營權結構相當複雜,很難一概而論誰是老闆,目前董事長則由 2006 年就出任首任董座,並協助品牌由「 華納威秀 」轉型為本土化「 威秀影城 」的王超立先生回鍋擔任。王超立先生除了是大向開發的董事長,過去與也與宏泰、橙天嘉禾、中環 3 大集團聯手,成功讓威秀轉虧為盈。
💡編按:王超立先生與宏泰集團的關係匪淺,過去他最有名的案例,就是以旗下子公司「 建鑫開發 」,向宏泰集團承租位在信義商圈的知名商場「 Neo19 」,曾一度與新光三越百貨 A11 館、ATT 4 Fun、威秀影城並列為「 信義商圈 4 巨頭 」。雖然 Neo19 已經在 2023 年熄燈,未來王超立主導的威秀還會繼續在南港LaLaport、新店裕隆成發光發熱,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 安泰商業銀行 官方網站
- 群益金鼎證券 官方網站
- 群益投信 官方網站
- 宏泰人壽 官方網站
- 聯合報
- 財訊雜誌
- 卓越雜誌
- 鏡周刊
- 中央社
- 今周刊
- 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證券商資訊「 安泰金融證券 」、「 群益金鼎證券 」
【延伸閱讀】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2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