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社宅申請必讀】社宅社福機構有哪些?社宅安全網的組成!從共融社宅到打造包容城市!

articleBanner
時事議題
【2025社宅申請必讀】社宅社福機構有哪些?社宅安全網的組成!從共融社宅到打造包容城市!
最新更新時間: 2025/10/23
文章來源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文章段落

在今日高房價的時代,社會住宅為許多家庭提供了安居的可能。不過一個理想的社會住宅,提供的不只是一間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子,對於許多符合社會住宅申請資格的經濟或社會弱勢家戶來說,他們在安頓下來後,仍可能面臨就業、子女教養、長者照護等多重生活挑戰!今天,我們就從「 社會福利服務 」的角度出發,帶大家了解社福組織如何駐地社宅,進一步推動社宅的共融共生。

📣新北市、台北市、高雄市中央社宅申請開跑🤩7 處、1,540 戶開放招租!
👉馬上看地點&申請方式

社宅為什麼要提供社會福利服務? 

社會住宅是實現居住正義與社會福利的重要媒介。而社宅優先協助的對象,主要是在一般租屋市場中處於弱勢的族群,包括經濟弱勢家庭、身心障礙者、高齡長者、單親家庭或家庭暴力受害者等特殊身分者,以及剛出社會、需要支持的青年與新婚家庭。

對這些住戶而言,入住社會住宅(一般戶最長 6 年,弱勢戶最長 12 年)雖然能立即緩解沉重的租金壓力,但許多深層的生活挑戰依然存在!他們在生活中可能依然面臨著就業困難、長期疾病照護,甚至是子女教養等多重課題。

因此,現代的社會住宅不僅提供一處安穩的居所,更是實踐社會福利理念的場域。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住戶的困境,政府會積極導入專業的社會福利服務,並經常與經驗豐富的社福機構協力合作,為住宅注入支持的力量。

期望在居住期間,透過完善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幫助社宅住戶們逐步累積自立生活的能力與信心。當未來離開社會住宅時,他們不僅獲得了穩定的居住經驗,更具備了邁向更好人生的堅實基礎

社會住宅提供的社會福利服務有哪些?

目前社宅裡的社會福利服務大致可分為「設施型」、「方案型」和「社區型」三種模式:

  • 設施型社福服務:為「在地」(不限社宅)的特定族群提供照顧服務。例如台北市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廣慈衛福大樓」提供托嬰中心、親子館、老人服務中心、身障機構等完整照顧項目,並有專業的社工駐點服務。
  • 方案型社福服務:針對「社宅內」的特定族群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例如台北市委託愛鄰社區服務協會承辦興隆社宅「平宅低收入戶居住輔導方案」為低收入個案提供關懷輔導、媒合資源、培力自立等協助。
  • 社區型社福服務:除了服務有特殊福利需求的住戶,社會住宅同樣也關注社區整體需求。例如台中市每處社宅皆設有「社區好站」,除提供入住輔導、關懷訪視、資源轉介、福利諮詢,也辦理各種活動促進鄰里交流、建立住戶之間連結,在社區內形成一個隱形的社會支持網絡。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在林口世大運社宅A區經營日間作業所一景

社區即服務!林口選手村社宅整合多元社福機構

一般而言,當民眾遭遇經濟困難、家庭關係或照護問題時,可以向各縣市的「 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尋求協助。然而,服務中心的據點有限,對於幅員廣闊的地區,往往緩不濟急。

以擁有高達 3,490 戶的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宅為例,它隸屬於新北市「泰五林社福中心」的服務範圍,但中心位置遠在泰山區,對林口社會住宅的住戶來說,來回車程至少要一小時,造成許多有長照、兒少照顧或急難救助等社會福利有需求的家庭,在取得資源上極為不便。

國家住都中心首創「專案招租」,變身服務型社區

為了解決社福服務「最後一哩路」的問題,國家住都中心於 2019 年發布《專案出租作業規定》,在林口社宅規劃 407 戶專案空間,優先租給扶助弱勢的公益組織與社福機構。讓這些組織直接在社宅內提供社會服務,形成一個「社區即服務」的嶄新模式!

目前,林口選手村社宅共有 11 個經由「專案招租」模式進入社宅服務的社福機構,為婦女兒少、高齡長者、身心障礙等不同族群提供相關照顧服務。

  • 兒少與弱勢家庭支持: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類家庭安心照顧計畫」,為受虐兒童提供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
  • 婦女庇護與培力:勵馨基金會承租社宅空間作為婦女庇護所與自立宿舍,協助受暴婦女安頓身心、接受就業培力,重建自信與生活。
  • 高齡長者樂活服務:大同老人福利基金會與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開辦社區共餐、樂齡課程,為銀髮長者打造精彩的第二人生。
  • 身心障礙家庭支持:自閉症權益促進會推動「雙老家園」計畫,讓「星兒家庭」(自閉症者與其年邁家人)共同居住,並透過鄰里互動,建立穩固的社區支持系統,減輕照顧壓力。

透過這項創新的專案出租機制,林口社宅不僅讓住戶與社福服務達到「零距離」,更將社會住宅的價值提升到新的層次,成為一個充滿支持能量與社會關懷的共好社區!

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專案承租社福單位
進駐單位 服務項目
大同老人基金會 健康長者照顧、長者共餐共學服務
無子西瓜基金會 長者關懷、照顧及失智長者、獨居長者照顧據點
勵馨基金會 受暴婦女及其子女安置、目睹受暴兒童諮商、弱勢婦女就業培力、親子工作坊
麥子園愛慈協會 弱勢家庭孩童課後照顧、蒲公英家園及新住民、脆弱家庭服務
自閉症權益促進會 成人自閉症家庭照顧、培力及創新社區居住
樂林協會 弱勢孩童課後輔導班
芥菜種會 受暴兒少自立服務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 身障者日照中心、兒少類家庭安置照顧、無家者自立家園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長照管理中心暨銀光咖啡館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非營利幼兒園
創照公司 住戶培力及輔導成立勞動合作社

資料來源: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資料更新時間:2025 年 8 月)

從資源共享到跨代互助!社福機構如何強化社宅社區安全網?

效益一:組織間資源共享,創造「1+1>2」的服務綜效

當多元的社福機構進駐同一個社宅社區,不僅是為特定族群提供服務,更形成一個資源共享的合作網絡,讓社會福利服務能更細膩、全面地展開。

再以林口選手村社宅為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大同老人基金會在社宅內合作推動共餐計畫,由自閉症青年「星兒」為高齡長者送餐,而長者回饋的謝意與鼓勵,成為肯定星兒價值的最佳養分。這樣的「跨世代互助」讓社宅內不同背景的居民得以互相陪伴,獲得更多元的支持。

大同老人基金會與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合作送餐計畫

此外,透過服務搭配與人力支援,也能舒緩各社福機構緊繃的服務量能。例如,當勵馨基金會的課輔班暫停時,孩子們可以前往麥子園愛慈協會做功課。這種互助網絡不僅讓社福工作者能獲得適度休息,也讓社區內的照顧體系更有韌性

效益二:居民自發關懷,織成更敏銳的社區安全網

社福機構進駐社宅後最大的改變之一,是觸發了居民間的自發關懷。有社工分享,有時接受輔導的孩子,比專業社工更能敏銳地察覺身邊有相似困擾的同儕,並會主動告知社工,讓潛藏在社區中需要幫助的「隱形個案」能及時被發現。

另外,社福機構舉辦的各類社區活動,也成為促進住戶彼此認識、交流的重要平台。居民從理解產生包容與同理,並自然而然關心鄰居、守望相助,無形中讓這張由社宅鄰里關係構成的社區安全網,變得更加緊密而有溫度。

麥子園愛慈協會課後輔導空間讓社宅孩子來寫作業、互相陪伴

效益三:從社區走向在地,成為鄰里的社區資源中心

社會住宅內的社福能量,並不僅限於高牆之內。進駐的社福機構會主動與在地區公所、鄰近學校等單位協作,將服務範圍從社宅擴大至周邊社區,讓社會住宅跳脫單純的居住功能!讓社會住宅不僅是住戶的家,更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在地社福資源據點」,為整個鄰里社區帶來正向的改變與支持,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群能夠就近獲得協助!

從共融社宅到包容城市

歸屬感、被接納是人類基本的心理需求,一個理想的社會,應當沒有人該被排除在外,這正是「社會共榮(Social Inclusion)」的核心價值。過去,社會住宅常被認為只是提供弱勢族群一個棲身之所。然而,現代的社會住宅透過以下關鍵策略,正從多元「混居」的硬體,進化為促進「共融」的有機體:

  • 保障弱勢入住:保留至少 40% 名額給弱勢家戶,實踐居住正義
  • 開放公共空間:設計共享設施,鼓勵居民互動與交流
  • 引入社會福利資源:讓專業社福機構進駐,提供在地、即時的支援
  • 促進鄰里交流:舉辦多元社區活動,打破人際隔閡

在這樣的共融社宅裡,我們看見獨居長者重拾笑容、年輕家庭獲得育兒支持、經濟弱勢者能安心規劃未來。這裡不再只是一個「住的地方」,而是一個能承載鄰里互助、建立情感連結、讓人們找回歸屬感的真實社群

面對現代化都市日益加大的貧富差距和高齡化等課題,共融社宅也為「包容城市」指出一個可行的方向。當一個城市裡的每個人,無論背景差異,都能被尊重、被包容,就能有效降低社會衝突、提升合作與信任。這份由理解與互助所構成的社會安全網,將是未來城市能否讓人們安居樂業、共享美好生活的關鍵基石。社會住宅,正是打造這塊基石的起點。

📣中央社會住宅招租中🔥

🏠招租時間:2025/10/27~11/25
📍新北市三重區《富貴好室》:142 戶
📍新北市林口區《林口選手村》:454 戶
📍台北市文山區《自慢藏婚育宅》:40 戶

📍高雄市三民區《美都安居》:325 戶
📍高雄市三民區《明仁好室》:139 戶
📍高雄市鳳山區《鳳誠安居A》:411 戶
📍高雄市鳳山區《鳳松安居》:320 戶

💡想了解更多中央社宅資訊?>>>請點我!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馬上登入會員,建立專屬收藏清單!
註冊/登入
馬上登入會員,建立專屬收藏清單!
註冊/登入
週餘
3

Hi 喜愛學習的房迷,你本週的閱讀額度只剩3篇

30 秒免費加入房感會員,繼續縮短與房的距離吧!

加入會員還可共享感感集團會員福利,輕鬆達成跨域探索!

免費加入房感會員

本網站所提供之交易資訊來源皆為「內政部實價登錄」,房價資訊均已排除特殊交易及極端值。本網站對資訊之正確性與即時性不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投資之意。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進行的後續交易,若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相關風險。

本網站所彙整之建案資訊由各建商/代銷團隊提供,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實際銷售資訊請以各建商/代銷團隊及建案銷售現場實際資料為主,請謹慎查閱相關內容、評估自身購買風險;如內容有誤歡迎來信至 service@housefeel.com.tw。

房感不動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5號3樓

房感不動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5號3樓

©HouseFeel. 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lineinstagramyoutube